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服务 > 三农资讯 > 工作动态

邮储银行金融扶贫“蔡川模式”和员工马沛祥的扶贫故事走进央视专题片《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

2021-01-05

时间是日月的轮替,是流淌的长河,也是改变的力量。2012年底,中国贫困人口是9899万人,七年后,这个数字下降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七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的决战决胜正在展开,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奋发进取的贫困群众、不惧牺牲的英雄壮士、热心帮扶的社会人士,在奔波、努力。

为凝聚扶贫力量,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系列专题片《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于10月28日播出。

节目摄制组从来自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总共260名扶贫先进人物中,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为主要线索,最终确定了35位主要拍摄对象,通过镜头记录了一线扶贫干部如何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创造富有地域特点的扶贫措施,以贴近和细腻的记录,展现曲折、奋进的脱贫故事。

专题片第一集《民依百业》中报道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支行行长马沛祥和同事十年帮扶助力蔡川村实现整村脱贫、探索出金融扶贫“蔡川模式”的故事。

蔡川村,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腹地,这里严重缺水,地贫人穷,素有“苦甲天下”之称。在12年前,这里曾是被贷款遗忘的角落。农户没资产就做不了担保,没担保贷不到款,就扩大不了生产,这个死扣是当年很多扶贫产业发展中共同的难关。而对于蔡川村的村民来说,别说是贷款担保,有的人家连盐都吃不起。养殖大户马金国,作为致富带头人,不仅自己养了28头牛,还带动全村养牛3200多头、年收入1175万元。但回顾发展之路,却一波三折。

在经过一次次碰壁后,马金国走进了邮储银行。时任邮储银行固原市文化西路支行的信贷客户经理马沛祥没有把他拒之门外,俩人经过反复协商,决定由马金国牵头,成立一个合作社。刚开始,养牛户们都没有经验,马金国和马沛祥跑市场、谈价钱,前期帮着大伙贷款买牛,后期养大了再帮助销售。在马沛祥和马金国的努力下,邮储银行于2008年第一批发放贷款17万元,惠及14户人家,数额虽然不大,但这就像一记直拳打通了金融扶贫的“任督二脉”。

十余年来,邮储银行在蔡川村发放贷款超1.2亿元。2016年,蔡川村肉牛养殖产业实现收入900万元,顺利脱贫摘帽,也证明了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蔡川模式”,是一条畅通的致富路。

泾源县下桥村的贫困户老马,就是这个模式的受益者。八头母牛产下九头牛犊,养牛户老马乐开了花。依靠贷款,他养起安格斯肉牛,年收入超过10万元。如今,老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助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他的眼界越来越宽,除了养牛,他又开始了一个新计划——养蜂。老马想继续扩大养蜂规模,但他遇到一个新问题,小额贷款最高是5万元,这个额度早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现在他需要更高的额度。

贫困户与时俱进,金融政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今天像老马这样脱贫致富的农户申请贷款额度,已经提高到30万元。老马说:“今年一共产了1200斤蜜,卖出去大概四五百斤。”听说老马还有几百斤蜜没有卖出去,马沛祥又立即打电话联系买家,直接把买家带到老马家。买家仔细查看蜂蜜的质量以后,决定全部收购老马的蜂蜜。

马沛祥说:“有了产业配套,有了这种帮扶的合作机制,我们是真心看到了农民脱贫的希望。”

对重点户“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多做的一点事情,让扶贫贷款贷出的不仅是钱,也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 

创新金融服务和信贷模式,也为贫困人群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