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 > 金融知识宣传

以案说险 防范金融诈骗之谨防“零首付购房”骗局

2025-09-22

一、风险案例

某日,银行产品经理小张走访某房产合作中介时,发现其广告牌展示“零首付购房”“首付5000元购房”等宣传语。出于职业敏感,小张假装有购房意愿,深入了解“零首付购房”背后真相。

调查发现,这其实是开发商为加速去库存,与中介合作推出的一种促销手段。他们通常以两种方式“帮助”购房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一是预先垫付首付款;二是诱导购房者挪用其他种类贷款凑付首付款。开发商及中介“帮助”购房者筹集首付资金,然后联合购房者做高购房合同价格,套取更高额度银行贷款,购房者再用多贷的部分资金偿还首付款及相关费用。整个过程中,购房者只需配合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及相关资料,其余均由开发商或合作中介代为办理。

二、风险提示

(一)“零首付购房”套路潜藏违法违规风险。金融监管规定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首付款垫资,严禁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挪用于购房。首付款来源查实存在问题的,购房者可能面临贷款违约和个人征信受损的风险。

(二)“零首付购房”套路加大购房者财务压力。购房者需以不同形式负担首付款,还需承担首付款相关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大量额外支出,实际成本可能远超银行贷款利息,加上高额度房贷带来的高月供,可能超过购房者家庭负担能力,购房者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三)购房者应警惕“零首付购房”宣传。坚持适度负债、理性消费观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充分了解贷款条件,如实提供贷款申请材料,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交易凭证,自觉抵制虚假交易行为。如遭遇纠纷,可通过公安、住建部门等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