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 > 金融知识宣传

【以案说险】你以为的“保险”,其实是诈骗

2023-11-23

案例详情

某日,刘女士慌忙来到山东分行某网点称,自己收到+150XXXX1193的来电,对方表示刘女士的600万免费重疾险已到期,如不退订,将扣除前期累计产生的约8万元保费,刘女士发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便信以为真要求立即取消该保险业务,并经对方指导下载了一个在线聊天APP,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

对方谎称,为避免扣款,刘女士可通过微信绑定银行卡将账户内资金转出,并通过在线语音诱导刘女士在微信上先后输入两张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进行账户绑定,一系列操作结束后刘女士察觉异常,便急忙跑到我行来求证真伪。

网点工作人员听后初步判断刘女士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此时刘女士的手机不断收到多条短信,原来对方正在登陆刘女士的邮储手机银行重置登陆密码和交易密码,其中一条短信显示刘女士的某张他行卡正在转账X万元,期间对方还试图通过在线聊天阻止刘女士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紧要关头,工作人员迅速协助刘女士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账户并卸载上述聊天APP。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帮助下,刘女士成功避免了近6万元的资金损失。

诈骗套路分析

【建立信任】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冒充保险业务客服或工作人员致电受害人,询问受害人购买的保险是否需要续费或退保,因骗子提供的相关信息与受害人情况完全吻合,受害人对此深信不疑。

【制造恐慌】

骗子谎称续费时保费需缴纳至指定账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或者如果不取消相关保险服务,后续会扣除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的费用,从而引发受害人恐慌。

【洗脑引导】

骗子“热心帮助”受害人解决问题,声称只要按照“指示”操作,就不会被扣款,或不会影响征信。

【实施诈骗】

骗子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APP、点击非法链接,诱骗受害人转出资金,或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

安全提示

1.如您接到自称保险客服的来电,对方以续保、退保等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请您务必提高警惕,切勿泄露个人信息。

2.一旦开启“共享屏幕”,您在手机上输入的一切信息对方都“尽收眼底”,请您务必谨慎开启“共享屏幕”,不在“共享”状态下执行支付操作,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人“共享屏幕”,共享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正确退出。

3.请您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可为您免费提供防骗保护,当您收到诈骗电话、短信或安装涉嫌诈骗的APP时,国家反诈中心APP可智能识别骗子身份并及时预警,从而大幅降低受骗可能性。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