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案例一
退休的李阿姨最近在小区门口看到有保险业务员推销“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还免费发放鸡蛋,李阿姨听业务员介绍这是一款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优惠产品,投资之后每年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便按照业务员的要求将房子拿去抵押贷款并签了一份借款合同,把借来的钱投资到该项目。谁知几个月后,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却等来了银行的还款通知。
案例解析
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以获得资金,再用所获资金购买其所谓的“理财产品”并承诺高额利息。实际上不法分子是用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并将资金盗取使用,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取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案例警示
老年人面对市场上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不知如何选择,容易被一些巧舌如簧的不法分子欺骗,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多学习金融知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高警惕性。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做好资金规划,购买理财前应到银行网点或登录手机银行自主进行风险测评,根据风险测评结果,购买等于或低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理财产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
案例二
大学生小张3年间前后从60多个网贷平台上借款8万元,导致债台高筑,拼命连本带息还款14万余元后,还欠下近100万元巨债。债台高筑的小张无法按期偿还近100万元的巨债,借款平台便对其手机内存储的所有联系电话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拨打,搞得亲戚好友叫苦不迭。
案例解析
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用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梦”的口号,在暗地里给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挖下“深坑”,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深陷“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中。
案例警示
现如今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青少年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盲目攀比。保护好个人及家庭的信息不外泄,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借给他人使用,不将手机收到的动态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同时,维护好个人信用记录,按时足额还款,不恶意透支信用卡,不“以卡养卡”,避免影响个人征信。最后,如果不幸遭遇了不良“校园货”,落入高利贷圈套,一定要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不要“以货养贷”,更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式。要积极保留证据,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寻求帮助,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opyright(C)2024 psb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支持IPv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1605号
客户投诉渠道
营业网点:联系我行营业网点工作人员。
客服与投诉热线:致电客服与投诉热线95580或40088-95580。
官方网站:访问官方网站(https://www.psbc.com)点击右上角“在线客服”。
网上银行:访问官方网站(https://www.psbc.com)登录个人网上银行,点击右上角“在线客服”。
手机银行:打开手机银行APP(邮储银行),点击右上角小耳机,联系在线客服。
微信银行:关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微信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投诉”,根据提示联系在线客服。
总行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号(邮编:100808)。
手机银行APP下载
企业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信用卡应用下载
信用卡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