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 > 金融知识宣传

电信诈骗案例,请您知晓

2023-03-16

案例一

张女士接到自称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其网购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无法发货,要为其退款。在听到对方能完整复述订单号、订单日期、收件地址等信息,张女士相信了对方,并在电话中按照对方要求如实提供了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并且在未认真阅读短信内容的前提下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也全部告知对方。经过对方一番操作后,张女士并没有收到所谓退款,收到的只是信贷申请通知、银行卡转账通知。此时张女士才发觉自己被骗,重新查看短信内容,才注意到短信中提示短信验证码是用于登录个人银行APP、申请信贷产品、办理银行卡转账等业务办理,自己未能认真查看短信内容,在通话中泄露敏感信息,导致资金损失。

案例二

欺诈分子冒充某金融平台客服,致电刘先生以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为由要求其注销信贷额度,并引导刘先生到假网站扫码查看所谓的客服照片及工号,获取刘先生信任。在骗得刘先生信任后,欺诈分子诱导其下载指定APP软件,以方便指导刘先生操作为由要求其安装后共享屏幕。刘先生认为对方并未直接索要敏感信息,APP也是自己在操作,就放松了警惕,按照电话中的指导,进入不同平台操作,过程中也未能认真查看业务办理提示、短信验证码用途提示等,盲目听从,直接输入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多次操作信贷产品申请,在资金到账后,欺诈分子继续以平台垫付需立即还款否则影响征信为由,诱导刘先生将资金转入欺诈分子提供的账号。

风险提示:

警惕接收到的退货退款、影响不良征信等内容的短信和电话,及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或售后。

接收到“00”开头或者“+”开头的电话、短信,谨慎接听或点击短信链接。

不轻易下载不明来源、未知用途的APP软件,不轻易共享屏幕。

收到短信验证码时,认真阅读相关提示,谨慎输入与资金业务相关的验证码信息。

切勿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银行卡信息向他人透漏。

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联系银行客服挂失卡片,并第一时间报案,或在全民反诈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举报。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