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 > 金融知识宣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案说险”教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之揭秘“激活金”骗局

2021-03-19

一、案例提要

“您的贷款已审批通过,但您的收款账户输错了账号,账户被冻结了,您现在马上缴纳4000元‘激活金’解冻账户,就可以使用贷款了”。

缴纳了“激活金”

真的能马上获得一笔贷款吗?

二、案例解析

由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郭先生在某网页上点开了某公司消费贷款的链接,并填报贷款申请。很快,该网页的客服联系他,并告知郭先生,“您的贷款已审批通过,但您的收款账户输错了一个号码,账户被冻结了,您现在马上缴纳4000元‘激活金’解冻账户,就可以使用贷款了”。期间,还有自称是该公司客服的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给郭先生,催促其尽快汇款,以免影响贷款发放。

郭先生感觉事有蹊跷,一边先口头答应对方会尽快汇款,一边在互联网上搜索该公司的经营信息和出现类似需要“激活金”解冻账户情形的相关线索。经过查询,郭先生发现这家公司不具备经营贷款的资质,并且在互联网搜索到了多篇“激活金”解冻账户的诈骗报道,这些诈骗案件的种种迹象都与郭先生目前经历的情形相同,郭先生初步判断这是以贷款之名进行的电信网络诈骗。

为证实自己的判断,郭先生与自称是公司客服的工作人员电话联系,表示现在自己已经对该公司的资质进行查询,并且对贷款业务进行了咨询,不存在“激活金”这回事。该公司客服人员听后直接将电话挂断。

三、风险提示

申请贷款务必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点击不明链接、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接到任何关于“转账”的电话都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信息很关键。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谨防财产损失。

(本文由法律事务部供稿)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