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孙文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
2021年8月,反映小微企业整体运行态势的“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在连续十七个月稳中有升后稍降0.1个点,整体看小微企业运行仍然保持平稳。
指数下降是由于各分项指数的普降。其中,市场、绩效、扩张、信心、风险指数各下降0.1个点,采购指数下降最大达0.2个点,融资指数与上月持平,成本指数上升0.1个点。市场指数下降主要是因为各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相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除农林牧渔和制造业与上月持平外,其他五个行业市场指数均轻微下降;除西南地区外,其他五个地区市场指数也略降。受企业利润下降影响,除农林牧渔行业和西南地区外,其他行业和地区的绩效指数也普遍微降。受市场和绩效影响,反映预期的信心指数在各行业和地区普遍有所下降。采购指数下降较大,主要是由于原材料采购量下降。风险指数下降是由于各行业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和回款周期延长。扩张指数下降是新增投资和雇员减少所致。多个行业和地区成本指数出现下降,主要是其运营总成本下降导致。
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融资指数保持高位运行,特别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持续好转,融资需求增加而融资难度下降。
从区域指数看,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各下降0.1个点,西南地区指数与上月持平。西南地区甚至在扩张、采购、市场和绩效指数均未下降的情况下成本指数有所改善,且信心指数提高。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采购指数下降最大,东北地区信心指数下降最大。
从行业指数看,除农林牧渔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与上月持平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均下降0.1个点;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均下降0.2个点。值得注意的是,住宿餐饮业各分项指数出现全面下降,其市场、采购、绩效和信心指数均大幅下降0.3个点。
8月小微指数回落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宏观经济恢复尚不稳固。从近几个月数据看,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生产消费增速均呈现下降态势,市场需求仍然不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然在景气临界之上,但已经连续五月下降。小型企业PMI连续四月在景气线下,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他宏观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货运量、服务业生产指数、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反映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额增长同比下降较多。
二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从各省数据看,受疫情影响省份小微指数普遍出现下降。八月旅游和消费不及预期,尤其是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分行业小微指数显示这两个行业指数各下降0.2,是8月下降最大的行业。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大企业成本压力,挤压企业利润。自今年年初以来,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超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且近期差距拉大。由于能源有色价格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于生活资料价格,缺乏议价能力的小微企业短期经营压力较大。
四是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持续。河南七月下旬发生的大暴雨致直接经济损超千亿,虽然地方政府采取了众多应对措施,但企业运营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河南省小微企业运营指数各分项指数全面下降,绩效指数下降最多。
小微指数已经连续一年多平稳上升,各分项指数持续好转,但由于内外部环境尚不稳定,预计小微指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出现波动,长期有望随经济恢复走强。
从大宗商品价格看,一年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美元超发,同时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具有金融属性的大宗商品价格由于预期和货币因素迅速上涨。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远超我国,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相对缓慢,汇率因素使得进入我国的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二是大宗商品供需错位,全球经济整体上在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但大宗商品主要供应国受疫情影响产能下降且国际航运力量不足,导致短期供不应求。三是政策因素,去钢铁煤炭产能对提高价格有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绿色转型衍生出对铜等有色金属的需求,推动其价格提高。
从当前趋势看,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短期仍将持续。首先,由于疫情影响和失业率仍然较高,美国短期内不会启动缩减购债计划,货币供应速度仍然较快。第二,全球产能将继续恢复,大宗商品需求动力正逐渐从中国转向美欧,需求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第三,我国国内产业政策也将持续影响相关原料价格。但从长期看,这些因素将恢复正常,企业主要面临短期成本压力。
疫情和突发事件对企业影响相对较小。从7月底至今,各地已经采取措施防控疫情,虽然严格的防控手段短期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但有助于经济快速复苏,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预期将较快回调。而洪水、台风等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影响从历史经验看不会持续太久。
据调研,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部分小微企业已经采取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压低各项经营成本、协商原料长期价格等措施应对,小微企业主也希望政府管控原料价格、协助对接产销、进一步强化融资优惠、维持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利用大数据等手段优化疫情调控,在可控条件下合理放松对会议、旅游出行、餐饮等经济活动的限制,促进相关产业恢复,对受到疫情影响明显的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企业适当给予补贴。
第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特别是美元过度宽松以及美元计价。建议短期更灵活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升值速度。对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国内企业,汇率升值不会影响企业运营;对于内销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则会降低成本。长期看,要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采购量大的商品要采用协议价或以人民币计价,提高大宗商品定价能力。
第三,协调上中下游企业,通过协议合理分担成本上升压力。在宁波调查发现,通过协议,大企业利用金融套期保值技术优势与小企业在原料、生产销售方面进行合作,稳定了中小企业经营。
第四,培育增强中小微企业议价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强化创新意识,加强技术革新促进企业转型,压减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调研发现,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议价能力和转嫁成本能力明显更强。当前,我国培育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要整合各方力量做深、做实中小企业服务,确保各项政策切实落地。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