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自2020年10月份获批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福建省南平市充分发挥试验区改革先行先试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首创“森林生态银行”等多项创新改革产品,让当地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绿色金融配套保障持续夯实、绿色投融资市场规模持续放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持续拓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渐凸显。
近日,福建省金融工作局组织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金融服务“四大经济”大型全媒体调研采访行走进福建省南平市,一起探寻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生机勃发,本报记者一路随行采访。
“这漫山遍野的翠竹,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金库’。”建阳黄坑镇商会会长何水生指着远处的竹海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黄坑镇最大的优势就是竹子,他们大力发展竹产业,通过建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镇街商会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全镇竹制品加工企业已经超110家,占全国竹筷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竹筷小镇”。
何水生说,绿色金改让资金活水流到了镇街商会这个层级,让他们度过了这几年因为疫情影响带来的资金难题。目前黄坑镇商会和邮储银行建阳支行进行了资金对接,建阳支行为63位商会会员提供了1867万元信贷资金,总授信率达73%。据了解,邮储银行联合南平市工商联针对镇街商会成员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邮商贷”及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以黄坑镇商会为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已在全市全面推广。
类似“邮商贷”这样的产品创新,在南平推动绿色金融改革过程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南平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余德荪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绿色转型贷、林业碳汇贷、绿色信贷评分卡、森林生态银行、绿色资金池、三茶贷等6项创新金融产品被列入福建省绿色金融改革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
据余德荪介绍,为保证这些绿色金融改革措施有效落地,南平市健全了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对13家市级银行和18家县域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的全覆盖,11个银行分支机构达标挂牌“绿色支行”;“绿色金融小镇”“绿色金融创新示范点”“碳汇金融试点”3个业务挂牌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南平服务中心。
“为推动绿色金改,监管同样需要创新。”南平银保监分局副局长唐凌表示,该分局联合南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制定《南平市绿色金融创新“监管沙盒”项目实施方案》,拆除不利于绿色金融创新监管壁垒,构建监管保护机制、主办行(司)机制及局部试点机制,搭建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有效支持平台。
监管部门对入盒监测项目,选取部分县域开展试点,并给予相关机构适度的监管容忍度和一定程度的创新鼓励保护。目前,建设银行南平市分行在顺昌县试点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兴业银行南平市分行在政和县试点打造的“碳中和网点”等7个产品在盒测试。
据悉,南平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内机构及各部门联合推出工业绿金品牌“绿色转型贷”,林业绿金品牌“碳汇贷”“兴竹贷”,农业绿金品牌“农兴宝”,科技绿金品牌“科特贷”及“绿色信贷评分卡”等产品。截至2022年末,林业绿金、工业绿金、农业绿金等系列产品发放贷款突破20亿元;科特贷、政银担-科特贷、科特e贷等政府增信科技特派员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4.6亿元。(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