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华东地区 > 福建省分行 > 分行动态

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 金融画笔勾勒霞浦海洋产业“新蓝图”

2022-09-27

2022年,霞浦县全面推进涉海信贷投入和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人民银行霞浦县支行以“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为引领,扎实开展蓝色金融专项行动,助力霞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8月末,全县涉海贷款余额78.6亿元,同比增长42.3%,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9个百分点。

建机制 激活内生动力

政银同频,“三库”共享。推动县政府出台《霞浦县蓝色金融行动方案》,从考核评价、信贷投向、产品创新、要素保障等多个层面制定行动任务,并根据方案构建由发改、海渔、财政、文旅等多部门组成的“几家抬”联动工作专班,与金融部门同频共振,实现企业库、项目库、数据库“三库”信息共享,加快信贷供给流向产业实体。

简政放权,提额增效。将专项行动成效作为对金融机构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督促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与审批权限。如农业银行霞浦县支行定制“兴渔贷”系列产品,将养殖户信用贷款审批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为船舶抵押贷款追加30万元信用贷款配套;邮储银行霞浦县支行创新涉海产品,可面向各类养殖户发放最高额度5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

念海经 推出三大创新

创新涉海专属信贷产品池。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海洋专用设备抵押贷款、海上设施改造贷款、海产品仓单质押贷款、水产订单融资等特色产品,全面覆盖经营主体产前、产中、产后的资金需求。截至8月末,霞浦县涉海信贷产品池中已有创新产品27款,贷款余额达20亿元。如在福建海洋丝路渔业有限公司土地厂房抵押价值不足的情况下,兴业银行霞浦县支行创新“厂房+专用设备”抵押贷款,为企业追加专用设备抵押额度300万元,及时满足企业出口扩张资金需求。

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箱。创设“再贷款+信贷产品+金融服务”工具箱,全面释放惠企惠民纾困红利。指导金融机构以“再贷款+整村授信”模式增户扩面,安排2.64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76个养殖产业村实施统一授信,带动产业村贷款覆盖面由21%提高至32%。以“再贷款+纾困贷”模式增量降本,结合支农再贷款与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缓解受困企业资金压力。

1-8月,霞浦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已向70家受困企业发放“再贷款+纾困贷”5308万元,覆盖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受疫情冲击严重领域。以“再贷款+无缝贷”模式增惠减负,受困主体可在无需还本的情况下,通过云端平台自助向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申请续贷或展期,1-8月,累计有346户普惠小微企业通过该模式获得展续贷款1.05亿元。

创新海上信用评价体系。出台《海上经营主体信用创建工作方案》,打造“地标+海区+经营主体”的海上农村信用体系,开展海上信用创建评价,为海洋产业发展赋予信用加持,海上信用获评主体可享受“增量、降本、绿色通道”等诸多优惠政策。截至8月末,霞浦县共创建普惠金融海上信用乡镇3个、沿海信用村53个、海上信用渔区5个,评定海上信用户7812户;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余额7.67亿元,同比增长35%,为各类海上经营主体平均降低利率130个基点,年均节省融资成本1.69亿元。

强保障 构筑政策托底

要素保障盘活海上资源。积极推进农村生产要素融资试点,推动渔排、养殖权证、滨海民宿、鱼类活体等一批海上生产要素实现确权颁证和抵押融资,极大提升各类海上经营主体的融资可得性,带动海上养殖和滨海旅游协同发展。截至8月末,霞浦县金融机构已创设8类海上生产要素融资产品,贷款余额达16.7亿元。

功能保障解决融资难题。推动霞浦县福宁湾融资担保公司单列3亿元政策性担保额度,专项用于支持海洋产业,充分缓解涉海经营主体无抵押担保物的难题。截至8月末,该公司累计为2320户涉海主体提供担保,涉及贷款余额4.63亿元,担保放大倍数6.9倍。

风险保障促进敢贷机制。指导霞浦县保险机构创新推广水产养殖台风指数险、海上设施财产险、海产品质量险、涉海贷款保证保险、渔工险等保险产品,增强涉海产业和涉海信贷的风险保障能力。截至8月末,霞浦县保险机构各类涉海保险余额达6.3亿元。(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