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福建省龙岩市冠豸山是国家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植物、动物群系,是许多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便生长于此。
11月,连日的小雨使寒意加重。在冠豸山脚下的铁皮石斛种源繁育基地,工人们正在恒温房里精心分拣种苗。这些种苗将被装入透明玻璃瓶中,“搬”出恒温室,接受常温和自然光的“洗礼”。这是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启的阳光育苗新模式,也是铁皮石斛从野生到实现人工种植的重要一环。
从种源保护到生态化种植,从实现产业链发展到带动农户增收,一棵小小的“仙草”,在科技之光的照耀和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自身最大价值。
地理标志成经济名片
“铁皮是指茎段上有斑点,像铁锈。原生环境是附生在岩石上,因此名称中带‘石’字。”在铁皮石斛种植大棚里,连天福公司负责人何伟正在向来参观的客人们介绍“铁皮石斛”这一名称的由来。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美誉,连城县冠豸山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铁皮石斛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当时连城县进行招商引资,集中流转了村里的土地,我便签了30年土地承包合同。”2011年,何伟因看好大健康产业,从家乡福清市来到连城县,从零开始种植铁皮石斛,并成立了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因为大棚扩建需要资金,何伟便利用老家的房产担保,向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申请到了第一笔企业资金贷款500万元。
“当时向多家银行都咨询过,最终选择了邮储银行,主要因为贷款利率低,服务也好。”何伟表示,邮储银行更低的贷款利率帮他在创业初期节省了不少的资金成本。
十多年来,在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连天福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公司不仅拥有200亩设施示范种植基地、1000亩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还建立了5000平方米铁皮石斛组培中心、6000平方米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中心,成为了福建省铁皮石斛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基地。
去年,连天福公司旗下的连城县冠豸山铁皮石斛研究所,申报注册的“冠豸山铁皮石斛”,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我们将野生的冠豸山铁皮石斛作为种源,在种源繁育基地里进行种苗组培,再将瓶苗移出恒温室,适应自然环境,这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也可使植株更加健硕,成活率更高,抗病率更强。”何伟表示,只有保护好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种源,才能得到大自然的馈赠,从野生种源中培育出更优质、健硕的种苗。
2017年,连天福公司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基本性状的种苗,有效成分含量高,抗病害能力强,产量高,种苗成活率极高,获得了质检总局颁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授权使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
在良种繁育和扩大种植的关键时期,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又提供了200万元贷款资金。“我们看好的不仅是铁皮石斛的价值,更是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模式。”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行长薛宏珍表示。
2018年,连天福公司被授予“金融支持绿色企业示范点”称号。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底气”,也增强了何伟继续做大铁皮石斛产业的信心。
今年,连天福公司从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贷款的200万元到期,企业正愁如何筹措资金转贷的时候,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又为其提供无还本续贷的金融服务,解决了企业主的燃眉之急。“从创业至今,先后投入了5000余万元,产业做大,资金需求也大。”何伟表示。
如今,连天福公司可组培冠豸山铁皮石斛瓶苗100万瓶,年产铁皮石斛鲜条20吨,花茶、叶茶各数百千克,产值近亿元。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带动了超过1000户农民进行铁皮石斛生态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