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调研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武夷山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武夷山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茶不到星村不香”。走进福建省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这里密密麻麻的茶厂、茶店,一家挨着一家。燕子窠就坐落在星村镇,分布着20余户茶农,1000余亩生态茶山。
多年来,南平银保监分局在福建银保监局指导下,带领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茶农茶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与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3月2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跟随南平银保监分局,一起踏寻这座小镇的“茶足迹”。
“科技”情深
永生岩茶厂是星村镇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族茶厂。茶山年产上万斤商品茶。该厂负责人母亲游玉琼、儿子方舟热情接待了我们。
作为第三代茶园传人,经理方舟谈起多年来受惠于金融业的帮扶滔滔不绝,“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到销售都离不开金融服务。种植采摘有‘科特贷’、加工包装全承包,销售有金融电商平台,‘金融一条龙服务’都给我们包了。”
方舟口中的“科特贷”,灵感来源于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选派农技人员直接下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全国首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城市。
方舟为邮储银行工作人员讲解茶叶种植。
2020年,南平银保监分局推动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主动对接南平市科技局,开始探索将金融与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度融合的助农新模式。南平市科技局专门针对“科特贷”推出风险补偿金方案,由财政出资15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放大10倍授信规模。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科技融智+金融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方舟茶庄的发展,有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一路相伴。从2009年开始,该行就积极支持茶厂发展,至今已累计为企业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2021年1月,该行了解到企业技术改造和资金不足的双重问题,为其发放了100万元的“科特贷”,解决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难题。
“农业就是靠天赏饭的。我的茶事业一路上多亏了金融机构的扶持,不断发展。现在邮储银行还把金融服务站开到了我们家门口,办理业务更方便了。”
2020年,按照南平银保监分局服务实体经济文件要求,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到乡村,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支持乡村振兴,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的要求,金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正式启动。在当地各县市成立金融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与科技特派员建立互动关系,第一时间了解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的资金需求,及时提供金融服务。
方舟为我们讲解茶叶采摘。
在方舟的茶厂,“金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金灿灿的牌子见证着邮储与永生的牵手情谊。
“金融服务都上门了”方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成立金融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10个,在一级乡镇设立金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6个,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
“文化”情浓
“茶文化是一种传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过程,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要使制茶事业后继有人。”方舟的母亲游玉琼告诉我们。
说起游玉琼,在当地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目前,传承人两批仅18人,而游玉琼是传承人中唯一的一名女性。
游玉琼为农行工作人员讲解茶叶的采摘。
“我父亲这辈赶上了党的好政策。1979年的时候茶园只有5亩,后来茶园不断发展,到我这里,厂房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固定工人32人,采茶做茶旺季的时候达70多人。我制茶30多年了,从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传承人既是一种荣誉更是责任。而农行的‘大师贷’让我对这种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游玉琼坚定地说。
“大师贷”是农行南平分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开发的特色信用贷款。只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即可享受无抵押信用贷款以及农行“私人银行级”的专属服务,还为传承人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私人贵宾服务。这种“名誉”授信无形中对用信人形成约束,更通过资金扶持了用信人的产业,让传统技艺文化传承能从容前行。
“传承制茶技艺,代代相传是我们手艺人的使命。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与创新是我们责任与担当。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科技的支持与帮扶。如何将传统的技艺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是我不断学习与尝试的课题。引入新技术,更新设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农行的‘大师贷’是对我们匠人的鼓励与支持。有了‘大师贷’的助力,为更新设备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游玉琼乐呵呵地说。
目前,农行南平分行为8名传承人发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大师贷”800万元,用信余额300万元。
“产业”情结
在首席生态种植茶园,厂长杨文春向我们介绍生态种植,“油菜花苗根部产生固氮,大豆种植能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茶树虫害,增加茶叶产量……”
在燕子窼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最多的就是油菜花。此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那灿烂的黄配上茶叶的润绿,微风拂来,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杨文春在检查炭焙后的茶叶。
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这里,提出将“茶豆套种”的绿色栽培模式引入茶园种植。杨文春、杨文斌两兄弟在自家的500亩生态茶山上遍植上了油菜花。
“过去关心的是茶产量,现在关心的是茶生态。2016年,我们改变了家庭作坊模式建了这个茶厂。武夷山农商行主动上门,给我们贤和合作社56户茶农批量授信553万元。”杨文春依旧记得武夷山农商银行,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贷给他60万元,让他顺利渡过了难关。
如今,茶园已经形成“公司+农户”运营的模式,杨氏兄弟已是绿色茶园基地、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不仅是银行,人保财险南平分公司给首席茶园带来了茶叶低温指数保险,让茶叶种植有了“保护伞”,为茶产业稳产增收再添绚丽一笔。
杨文春告诉我们,不同的茶焙过程需要控制不同的温度。
而杨氏兄弟还提到农行对他们的帮扶已近7年。其中,小微企业贷款320万元,个人“快农贷”信用贷款60万元,合计380万元,解决其企业发展资金难题。7年风雨同路,演绎了金融机构对茶产业的守望相助。
一枝一叶总关情。行走在星村镇,时刻感受到生态种植给当地茶产业带来的变化。
当谈到3月22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村镇燕子窠考察调研的情景,杨文春仍然记忆犹新。
杨文春表示,就是平常心做茶,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做好生态茶园的“守护人”。
“主动对接闽西北绿色农业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因地制宜、创新服务、精准对接”。“十四五”开局之年,南平银保监分局正按照福建银保监局要求,持续推进“福茶”产业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来源:金融新瞭望)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