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2
近期,一些非法贷款中介假冒银行名义开展贷款营销,引诱消费者办理贷款后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骗取消费者的资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非法贷款中介“陷阱”,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与xx银行合作”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需要特别指出,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任何关联,完全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而且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这种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陷阱四: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为切实防范非法贷款中介侵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特别提示广大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认清与不法贷款中介建立合作的不良后果和风险隐患,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开展借贷。
一、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申请贷款。消费者如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二、了解贷款产品与合同条款等重要信息。消费者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贷款用途、贷款利率、还款要求、计息规则、提前还款约定、逾期罚息等重要条款。消费者要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消费者如发现自己陷入非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官方网站)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