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几百平米的晾晒场上,一排排洁白晶莹的粉丝倒挂如须,映衬着夕阳,显得蔚为壮观。
“我也没想到自己能走到这一步,但如果没有邮储银行帮我起步,我也做不到现在的规模!”看着两个占地十多亩的粉丝加工厂,80后的孙攀攀感慨中略带一丝骄傲!从小小的家庭作坊起家,到年产值上千万的正规加工厂,孙攀攀用了十年的时间。十年来,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一路相伴,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见证了这个农村小伙子创业路上的华丽变身。
雪中送炭 小作坊大变身
2007年在外打工的孙攀攀回到了老家夏邑。夏邑县位于豫东平原,和安徽搭界,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简单。孙攀攀的老家李集镇有加工粉丝的传统,他父亲就经营着一个小小的粉丝加工厂,说是加工厂其实就是个家庭作坊。农村的老规矩:父业子承。2007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粉丝加工作坊后,见识过大世面孙攀攀决定干出个名堂来。他起早贪黑跑市场,四处求人找销路,一连折腾了三年,生意虽稍有起色,但账户余额却变化不大。
看着低矮的厂房、老旧的机器,孙攀攀想,这样下去,再干十年还是老样子,要改变,要扩大规模,要走正规的路子,但是,钱从何来呢?借遍了亲朋好友,缺口依然很大。孙攀攀决定去贷款。他兴冲冲的来到了县城,可一圈跑下来却因为条件不够处处碰壁,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孙攀攀仍记忆犹新。“我真的特别失落,因为没有别的路。就在我准备回家的时候看到了邮政储蓄银行,我当时就想,再试一次吧!”
没报任何希望的孙攀攀走进了邮储银行夏邑支行的营业厅,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他,询问了基本情况,留下了联系方式让他回家等消息。以为又一次被拒的孙攀攀这次是彻底失望了,可一周之后,他却接到了邮储蓄银行夏邑支行信贷人员的电话。“我当时就一愣,真的是惊喜交加!”就这样,孙攀攀从邮储银行顺利贷到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靠着这5万元起步,孙攀攀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扩规模,将家庭作坊变成了一个正规企业,真正迈出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步。
十年见证 “邮粉”鱼水情深
企业步入了正规,就在孙攀攀觉得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却发现资金缺口似乎更大了。原来,粉丝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生产旺季主要在春秋两季,销售旺季却在冬季。生产旺季时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资金买料、生产、备货,再加上部分客户赊账,一步计算不到就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生产,搞的孙攀攀头疼不已。这时他又想到了邮储银行,由于孙攀攀前期信用资质较好,再加上企业经营良好,正处于发展上升期,邮储银行很快就放了款。就这样,孙攀攀一路发展,邮储银行一路支持、见证。他在邮储银行的贷款额度也由2010年的五万升到了二十万、三十万、四十万、五十万。“邮储银行贷款速度快,服务周到,这十年来,每一笔邮储银行的贷款,我都是按时还。”孙攀攀一脸认真的说,然后又笑着加了一句,“有借有还,再贷不难嘛!”
“孙攀攀在我们行贷那么多次款从来没出现过逾期,企业发展的好、讲信誉,信用额度就高,我们也愿意为这样的企业服务!”邮储银行夏邑县支行的信贷员说。邮储银行的铁杆粉丝,十年见证、十年成长,现在孙攀攀的两个粉丝加工厂年产粉丝达700多吨,产值上千万元,是当地知名的粉丝加工企业。
富裕起来的孙攀攀并没有忘记周边的乡邻,“我现在厂里有工人60多个,都是本地人,其中三分之一都是贫困户,她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孙攀攀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打工,一月挣两千多,顾家挣钱两不误。”夏邑县李集镇后司集村贫困户李大妈一边笑着说,手里的活却一直没停。
据了解,在河南,像孙攀攀这样通过邮储银行资金助力而逐渐做大做强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仅以今年为例,截至8月底,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就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19万笔,总金额达100亿元。这每一笔贷款可能都对应着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一个像孙攀攀这样的创业故事。一直以来,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秉承“人嫌细微,我宁繁琐”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资金优势,积极倾斜资源、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持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河南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绚丽新篇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转载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