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2018年厦门反诈骗大数据
向全市人民亮亮一年来厦门反诈的成绩单
让市民们看清骗子在玩什么花样
也提醒市民们哪些人群最容易“中招”受骗
让市民们做到知己知彼提升识骗防诈能力
成效篇
01案件数、财损数连续三年“双降”
上半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17.06%,财损同比下降10.47%。但下半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略有反弹,截至11月份,全市警情同比下降1.22%,财损同比下降0.12%,不过仍然实现了连续三年案件数、财损数“双降”的目标,有效压控警情。虽然如此但从全国层面上看,压控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的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02全年挽回市民经济损失超两亿元
今年以来,市反诈骗中心联合银保监、人行等部门,优化涉案账户快速查询、紧急止付、资金返还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诈骗资金拦截效率。
持续扩大线上资金拦截战果
截至11月份,市反诈骗中心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力协作,共对379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施紧急止付,冻结涉案资金4098.3万元。其中,银行机构冻结起数和金额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农业银行71起、1534万元;建设银行54起,986万元;工商银行81起,840万元。
持续扩大线下资金拦截成效
今年以来,各银行金融机构窗口行业根据系统预警信息和当事人柜前汇款疑似受骗的情况,事中拦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47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71.62万元。而今年以来,市反诈骗中心联合通管局和基础运营商,继续共同开展技术反制工作。
技术反制:赶在骗子前面行动!
一是全力封堵诈骗电话;应用诈骗电话自动筛查预警系统,对诈骗电话主动开展监控、拦截并向市民群众及时发送防骗提醒短信。截至11月份,共主动关停、拦截各类诈骗电话22.05万个,发送防骗提醒短信和彩印304.26万条。
二是全面开展预警劝阻;健全完善技术发现、人工干预、多重拦截的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利用系统资源与诈骗分子抢占时间先机,并在原先主要对冒充查案、冒充亲友领导诈骗警情主动监测的基础上,今年对冒充客服、兼职刷信誉、贷款、机票改签、提升信用卡额度等五类常见电信诈骗手段进行监测。截至11月份,共发现并劝阻正在实施诈骗的警情6203起,劝阻量同比上升374.16%,累计为群众减少经济损失约1.5亿元,全市冒充查案、冒充亲友领导、冒充客服三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比下降26.6%。
打击破案:破获诈骗案件1988起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先后组织开展“三打击一整治”“清剿本地电信网络诈骗窝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充分运用厦门研判中心和公安合成作战平台的优势,深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积极开展警情实时跟踪、线索集中研判,不断强化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的精准打击。截至11月份,全市共打掉诈骗窝点230个,破获诈骗案件1988起、同比上升75.31%,刑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609人、同比上升55.75%。
资金返还:让钱“回家”
建立全国首个第三方支付机构冻结资金返还工作机制
银保监、人行部门积极落实市反诈骗中心关于推进诈骗资金本地原路返还工作,加强银行金融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指导力度。于今年7月份制定《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内线下交易诈骗资金返还工作暂行办法》,建立全国首个第三方支付冻结资金返还工作机制,推动第三方机构进一步提升资金返还的工作效率。
截至11月份,共返还诈骗资金910.52万元,其中,返还起数和金额排名前三的银行机构分别是农业银行57起325.03万,工商银行51起104.57万,建设银行41起129.59万。而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2015年7月成立以来,共累计返还诈骗资金超2000万元。
人物篇
最易被骗人群:90后的年轻人最易受骗,占50.22%
数据显示,由于网络通讯日益发达,骗子盯上90后,出生于90年至99年间的群体成为诈骗案件中最易被骗人群。从诈骗类型看主要集中在商品交易、贷款、兼职刷信誉、冒充客服和征婚交友。
最让人痛心的人群:被骗走养老金的老年人
骗子尤其盯上那些独居高龄老人,以冒充亲友借钱、冒充公检法机关查案等诈骗手段,大打亲情牌、恐吓牌,骗走老年人的养老金。据统计,全年共发生针对老年人实施的冒充亲友领导诈骗警情41起,冒充查案诈骗警情14起。
最大意的人群:公司财务,说汇就汇
全年共发生公司财务被诈骗警情36起,最大单起涉案资金达96万元。作案手段多为骗子冒充公司老总的QQ头像、昵称添加财务人员为好友,并发来虚假汇款截图,随后以“合同问题交易终止”、“返还合同款”等理由要求财务人员转账汇款。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盯上公司财务的同时,也盯上了中小型、私营公司,进而实施精准诈骗,迷惑性、隐蔽性极强且涉案金额巨大。
骗术动向
最逼真——冒充查案“2.0”版(线上+线下)
作为“诈骗之王”的冒充查案诈骗警情,虽然在技术反制和宣传防范的多重努力下,全年警情数呈现大幅度下降,但却在今年中出现了“2.0”升级版——骗子甚至搬出了所谓“协勤员”上门带领受害者直接到银行或者拿着受害者的银行卡进行转账汇款。据警方对受害者的回访发现,此类诈骗中出现的“协勤员”,大大增加了诈骗的欺骗性,加上之前骗子向受害者发送的虚假“通缉令”、“冻结财产通知书”等,受害者往往更加言听计从。
最突飞猛进—贷款(升幅最高、财损排名第三位)
随着提前消费观念的流行和网络金融行业的兴起,“贷款”成了不少急需资金人群的首选方式。而以往“默默无闻”的贷款诈骗也异军突起,以198.22%的增幅位列升幅第一位诈骗,并仅次于商品交易诈骗排名多发诈骗手段的第二位,同时,贷款类诈骗的财损也高居全部诈骗手段的第三位,可谓是“贷款贷款,带走了钱款”。这种贷款诈骗以低门槛——“无抵押”、“免担保”“快速放款”等名义收取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费、服务费等,但到最后一分钱也不会给你,期间出现的所谓的现金支票、银行交易流水都是骗子事先伪造的。
警方提醒:防骗三字经 请您牢记心
多分析
涉及到诸如“老总”、“领导”、“公检法”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微信等,一定要仔细分析,及时核实辨别真假;
多询问
通过对大量受害者的回访,受害者受骗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骗子单线联系,往往都是经过家人、朋友提醒才发现被骗,所以遇到可疑情况,可以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咨询;
不泄露
现今的骗术均属于骗子事先掌握了受害者个人信息后实施的精准诈骗,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市民群众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实施诈骗;
播打110
遇到询问后仍然搞不清的情况,可以拨打110进行咨询举报,如已经被骗,更要及时打110报警。
转载自“厦门警方”微信公众号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