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由于回复了一条短信,他的支付宝、银行卡以及百度钱包内所有的资金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4月8日傍晚,小许连续收到了几条来自中国移动官方号码的短信。短信称,他已成功订阅了一项“手机报半年包”服务,并且实时扣费造成手机余额不足。
小许很纳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订阅这个服务。紧接着又一条短信接踵而至,内容显示,只要回复“取消+验证码”即可退订该项服务,且3分钟之内退订免费。
当小许正在琢磨“验证码”到底是什么时,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来自中国移动客服电话“10086”的短信,内容显示“您的USIM卡验证码为******(六位数字)”。小许并未多想,便编辑了“取消+六位验证码”的短信回复了过去。原以为成功避免了一次手机用户经常碰到的“吸费业务”,但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显示“无服务”,无论重启多少次都没有响应。
当天晚上8点左右,小许的手机在无线网络下,接连收到了支付宝的转账提示,这意味着有人在另一个终端上操作他的支付宝账户。
由于手机无法呼出挂失,情急之下,小许通过操作客户端解除了支付宝与三张银行卡的绑定,并且委托亲友拨打支付宝客服电话冻结账号。但是,当小许挂失完成后,发现支付宝没钱了,而且还在网银里跨行转账,每张银行卡余额均为零。
更令小许感到恐惧的是,第二天他发现名下的招行、工行两张储蓄卡被人绑定在另一个在线支付平台“百度钱包”上,加上小许原本在“百度钱包”绑定的另一张中国银行卡,三张卡在事发当晚均进行了资金转移操作,并最终通过招行和工行的手机银行,以“短信验证码转账”全部转入了两个陌生账号。
从收到可疑短信,直到眼见自己的所有账户被彻底“洗劫一空”,整个过程只有3个多小时。骗子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发起攻击”的?
央视记者通过调查复盘了整个骗术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连环计”。
第一计:破解移动官网密码 “劫持”手机发动攻击。
第二计:发“退订”短信制造验证码假象。
第三计:启动换卡流程 “退订”变“换卡”。
套取验证码是本次骗术的关键所在,骗局的核心就是“自助换卡”。
记者对本次事件所涉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手机银行的关键业务进行操作汇总后发现:所有的在线支付都可以用手机号和静态密码登录,百度钱包直接可以用短信验证码登录;“更改登录密码”和“转账支付”也无一例外地需要依靠短信验证码完成;而对于第三方支付最重要的“支付密码”,支付宝也简化到仅凭短信验证码就可以更改。好比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导致了种种问题。
可见,之所以小许的所有账户被“全线攻破”,是因为除了个人信息这把“钥匙”早已泄露外,第二把钥匙“手机验证码”也因手机卡“被劫”落在了攻击者手中。
如何防范“验证码攻击”?
面对此类针对短信验证码的“精准诈骗”和“组合攻击”,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信息安全专家提示,如果只靠一个简单的静态密码,无法保证安全,下面这四招一定要记住:
招数一:静态密码设置一定要复杂
静态密码首先要足够复杂,并妥善保管防止泄露。其次,攻击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对短信进行伪装,并千方百计地对攻击对象进行误导、甚至恐吓。所以一定要对"运营商"、"银行"等身份的手机短信和来电进行认真甄别,冷静应对。
招数二:遭遇“干扰信息”仔细甄别莫慌张
攻击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对短信进行伪装,并千方百计地对攻击对象进行误导、甚至恐吓。所以一定要对“运营商”、“银行”等身份的手机短信和来电进行认真甄别,冷静应对。
招数三:手机离奇“瘫痪” 紧急“挂失”当先
如果手机通讯出现瘫痪,一定要马上查清故障原因。如非手机本身或信号故障,要立刻挂失手机卡,并及时冻结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账户,避免攻击者趁用户处于"信息孤岛"时,冒名顶替机主身份窃取账户。
招数四:最重要的是:短信验证码不要告诉任何人!
电信运营商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只会将短信验证码下发给用户,绝对不会要求用户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所谓“回复验证码”的操作。
手机银行APP下载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