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华东地区 > 江西省分行 > 分行动态

在洪水中淬炼担当本色——江西省分行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工作纪实

2020-08-18

位于江西吉安安福县泰山乡的新水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也是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等挂点单位的定点帮扶村。为全力助推安福县泰山乡新水村脱贫,江西省分行党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派遣了专职工作队赴新水村驻村帮扶,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扶贫,扶真贫。

五年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贫困村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西省分行的指导推进下,驻村工作队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扎实干,奋力拼搏,全面拓宽了贫困户脱贫之路。2017年,新水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驻村工作队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政策,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村里的红布包

一个红布包,便是驻村工作队员王钦民的全部行装,布包里只有贫困户名单、胶水、钉子等各种工作必备物品。王钦民每天就背着红布包,穿行于新水村各个村组之间。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换个背包呢?”他总是这样回答:“我是去干工作的,不是去旅游的,这样方便。”王钦民每天都需要在贫困户村民与村委办公楼之间跑个四五趟,几年下来,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如数家珍、烂熟于心。

在新水村贫困户心中,村里不仅有村支书、第一书记,更有王钦民这个不是书记胜似书记的“第二书记”。记得笔者刚到新水村时,跟随王钦民入户走访,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王书记”,这一声声的呼唤,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的“加冕”。回到村部的时候,不经意间看见他的鞋底,两个大大的洞让我深感震惊,这是用语言所无法形容的震撼。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正是靠着这些默默无闻的“王书记”们的辛苦付出,才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巨大胜利。

深山里的“牛经济”

王冬生,一名普普通通的贫困户,因为妻子生病,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家庭收入极其匮乏,内生动力不足,建档立卡初期家庭年人均收入仅1726.5元。在帮扶干部朱群英及邮储银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王冬生转变思维,开始产业脱贫,从养殖一头牛开始,到现在规模30余亩,养殖规模初具雏形。今年因为客户订单数量暴涨,更是在山里开挖耕地,搭建牛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指着新开拓的基地,王冬生兴奋的张开双手,向笔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今后的产业规划,在他的眼中,笔者已经看到了一张致富的蓝图。临走时,他紧紧的握着笔者的手说道:“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邮储银行的支持,只要肯吃苦,就能够致富!”

产业铸就小康路

整村脱贫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扶贫成效可持续,才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课题。针对新水村高海拔、气温低的独特生态环境,泰山乡党委政府提出把发展高山云雾茶扶贫健康产业作为可持续的产业。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并通过江西省分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武功山管委会及县农业农村局等挂点帮扶单位共同出资50余万元,帮助村委会流转山田入股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经营过程中,通过扶贫资金保底分红、劳务分红、土地分红、收益分红的多方收益,真正把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增收奔小康。

随着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新水村变了新模样。一栋栋小洋楼建起来,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山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回“真金白银”。在走访贫困户居民与其交谈中,时时刻刻能感受到大家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看今朝,跳动的时针擂响时间的战鼓;展未来,全面小康社会正跨步向我们走来……

 


手机银行下载

手机银行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符合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个人。您是否确认本人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确认
取消